中医理论强调"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",气血调和方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。脑血管疾病多因气血瘀滞、痰浊阻络所致,这与河道淤积影响水流同理。当血管内形成瘀血痰浊,便会阻碍气血运行,尤其头部作为"元神之府",更易受此影响而出现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。
去年深秋,接诊了一位58岁的脑梗患者张先生。其自述已接受三次溶栓治疗,但肢体无力、言语不清等症状未见明显改善,且近期出现握力减退、行走困难等新发表现。经四诊合参,发现其舌暗苔腻,脉象弦滑,辨证属痰瘀互结、经络痹阻之症。
针对病机,我采用三步调理法:首用水蛭破血逐瘀,配伍胆南星、地龙化痰通络,犹如疏浚河道之淤泥;继以黄芪大补脾肺之气,推动气血运行;最后用红花、当归养血活血,如同为河道注入活水。全方共奏祛瘀化痰、益气通络之效。
患者连续服用14剂后,自觉握力明显增强,可持握茶杯等物。续服月余,行走渐稳,言语清晰度提升。三月后复查,各项症状基本消失,生活恢复自理能力。此例印证了《黄帝内经》"疏其血气,令其调达"的治疗原则。
中医辨证论治,一人一方,不可盲目用药。
天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